合肥巢湖市殯葬用品—壽衣
文章出處:本站 人氣:45807 發(fā)表時間:2018-12-27 09:21:09
死者的殮服。舊稱禭服。中國古代重視喪葬禮儀,先小殮(換上壽衣),后大殮(入棺埋葬)。通常身分越高,小殮衣衾越多、越貴重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就出現綴玉面罩、綴玉衣服等特殊壽衣。漢代皇帝和貴族的玉衣由此而來,并分為金、銀、銅縷玉衣3個等級。玉衣制度由魏文帝曹丕頒《薄葬詔》后,于黃初三年(222)廢除。
其實這是我國的個傳統(tǒng)文化。在古代,壽衣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,有人為了給長輩添件壽衣,需要辛辛苦苦賺錢才能買得起壽衣。為了以后不再過這樣窮苦的日子,普通人家都會努力攢些積蓄,給長輩添上件壽衣,祈求可以保佑自己。
近代漢族壽衣沿用清代冬衣配法,有衣5件、帽1頂、鞋1雙,另有衾枕。外衣以綢為面料。大多繡五蝠捧壽圖案。壽衣顏色,般為藍、褐色,年輕婦女用紅、粉或蔥白色。此外,還配以被褥,通常鋪黃、蓋白(意為鋪金蓋銀),被面常繡“八仙”。少數鄉(xiāng)村還沿用這類壽衣,但多數農村和城市移風易俗,辦喪事般給死者穿整齊干凈的日常生活服裝,習慣上仍稱壽衣。
巢湖市天堂葬禮介紹說,做壽衣般要在古歷閏年做,因古歷閏年比平年多個月,俗稱閏年做壽衣,可以為老年人增壽。所做的布料要用棉線織的布。古時,從被褥鞋帽到內衣、外衣、袍子、鞋襪,均要女子親手做。新時代,般人家除過做外衣,內衣和鞋帽等都從商店購買,大衣取代了袍子。
此外穿壽衣時,手臂是不能外露的。古人認為如果衣服沒有遮蓋住逝者,會認為這是“衣不蔽體”,衣不蔽體意思就是說人穿的衣服破破爛爛,也形容人過的窮苦。因此古人不想讓自己的后世受窮,只能將衣服做的盡量長些,這個文化也直延傳到現在。
- 上一篇: 合肥巢湖市殯葬用品—花圈
- 下一篇: 合肥家中有老人過世,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,不然會被村里人恥笑